大兒子畢業了! 猶記當年從國中直升高中部, 讀的很辛苦, 年年吊車尾, 高三時突然頓悟, 奮發向上, 推甄上實踐建築設計, 他高興, 全家也鬆一口氣! 在實踐五年來大兒子也讀的很辛苦, 趕作業常日夜顛倒, 睡工作室, 但他卻甘之如飴, 因為喜歡, 所以不嫌累!
畢業典禮在國父紀念館舉行, 老媽也想參加孫子畢業典禮, 帶著老媽趕到禮堂時已擠滿了人, 想不到參加的學生跟家長都這麼踴躍, 將老媽安頓好一個座位, 然後找到兒子打個招呼, 自己就擠在一堆家長裡, 就這樣站了兩個多小時, 累啊~ (擠到拍的照都不清不楚) 想到自己當初的畢業典禮也是在國父紀念館, 媽媽也有參加, 時過近卅年她還記得我上台領了一個獎呢!
12點鐘, 禮成! 大夥決定前往延吉街的"秦味館", 慶祝兒子畢業。秦味館以前是勺勺客秦味館, 但上網打"勺勺客", 網頁出來是位於仁愛路二段的勺勺客, 還特別標示出 (僅此一家, 別無分店), 原來他們分家了!
地點很好找, 從忠孝東路往國父紀念館方向走, 到延吉街右轉, 阿財肉羹對面的巷子彎進去就看到一家門口簽滿名字的店家, 就是"秦味館"了。
門口右牆寫了"陜西十怪", 不了解陜西文化的人, 或許從中可略知ㄧ二。
門口左邊、上面一堆名人簽名到此一遊, 沒想到進去店裡更是熱鬧, 這家店太有趣!
還好有先訂位, 樓上座位已八分滿, 樓下也有幾批實踐的學生來用餐, 整個餐廳熱鬧滾滾。
生意很好, 但服務人員態度和善, 上菜速度也快。菜色有分西北風味菜、黃土邊塞風味菜、大漠風味菜、仿古菜餚, 還有泡饃、麵點, 每樣對我來說都很特別, 好像都好吃耶。
桌上先來兩碟小菜 (免費) : 一碟吃起來像是多力多滋脆脆的炸麵皮, 另一碟是沾有肉凍的筍。
先上來大漠風味的新疆香酥羊肉串 (五串140元) 。 孜然香料味很重, 乾乾瘦瘦的吃不出好滋味。
再來個黃土邊塞風味的招牌菜 - 鮮溜A菠雙綠 (160元) 。將A菜、菠菜一起熱油爆炒, 應該算是創意料理。
油撥麵, 又名腰帶麵 (90元) 。門口的陜西十怪提到的其中一怪 "麵條寬板的像腰帶", 果真很寬的麵條, 不能說它是更寬的粄條, 因為口感是像麵條, 厚實有咬勁, 卻又很順口, 簡單的蔥油拌料, 口味卻很好。
再來點了一魚三吃 (650元)。魚頭煮湯, 魚身分別烹煮為仿古菜餚中的兩道菜。魚湯 (650元) 加了凍豆腐、白菜, 清湯剛好搭配重口味的菜, 忍不駐多喝好幾碗, 湯可續。
魚肉兩種烹調方法, 右邊名為 - 金齋玉膾, 相傳因隋煬帝揚州行而名噪一時, 將炸過的魚肉跟柳橙同燴炒, 口味酸甜。左邊為蔥椒魚片, 相傳因與慈禧辛丑回鑾之途而聞名, 將魚片跟花椒、辣椒、胡椒同炒, 吃起來微辣, 但汗卻不自覺冒出來了, 過癮!
再來一道必點仿古菜餚 - 炙子骨排 (380元) 。相傳為宋徵宗生日時, 御宴的第四盞菜餚。將豬肋排與數十種辛香料以泡滷蒸炸烤等繁複的工續處理而成。
依兒子建議, 不必用刀切, 直接用叉子將肉壓扁較快, 果真叉子一壓, 肉就散了。
黃土邊塞風味的 - 虎皮燴 (220元) 。這道陜北地區的家常豆腐燒的真好, 豆腐燒的很入味, 以為炸的酥脆, 但其實內在還是軟嫩的, 口感和味道都很棒!
炕頭菜炒饃 (240元)。炕頭菜是指西北人慣常在炕、床案頭上, 放置泡菜醬罈而命名, 將饃餅切薄片、豬肉、酸泡菜絲, 加入辣椒、胡椒…等三椒味一起炒, 味道還不錯, 連平常不太吃辣的老媽雖然猛擦汗, 但還是說好吃!
甜點來囉~ 蒙古炸奶豆腐 (120元) 。 麵皮裹乳酪酥炸後再灑上糖霜, 賣相相當討喜, 要趁熱吃, 咬一口裡頭的乳酪還牽絲, 這甜點深得我愛!
另一道甜點是 - 奶香小饅 (60元) 。將小花捲炸的外酥內軟, 再淋上煉乳, 甜蜜滋味加上奶香, 齒頰留香, 餘味留存。
一餐吃下來雖在冷氣房但還是滿頭大汗, 很滿足也很飽足的一餐, 剛好看到有人在牆壁簽名, 是谷音耶(年輕一輩的大概都不認識谷音小姐) ! 可惜來不及拍照, 只能拍簽名囉!
秦味館 : http://sausau.com.tw/home/